【佳文速递】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特征及模式研究
编者按
农业生产空间一直以来都是农村最基本的功能空间,从“空间的生产”和“资本循环”视角出发,农业生产多功能是资本空间化后,对农业生产空间进行再生产的结果,是农业生产空间资本化后的外在表征,探究农业空间生产的资本化特征及模式,对科学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促进农村多功能有机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期推荐杨雪春、王茂军等发表于《人文地理》2021第6期的论文。论文从资本“三重循环”视角出发,将“空间的生产”理论引入农业研究,提出并构建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的作用逻辑及其特征表征,并以山东省泰安市为案例地,研究其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特征、模式表征及空间规律。该研究视角独特,对于探究农业生产多功能的内生驱动机制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作者简介
杨雪春(1984-),女,山东费县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发展与旅游规划。
王茂军(1973-),男,山东临沂人,现为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城乡发展等。
宁志中(1969-),男,湖南株洲人,现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总规划师、《中国生态旅游》编辑部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
刘 涛(1987-),男,安徽宿州人, 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为城镇化、人口迁移、村镇发展等。
研究缘起
长期以来,农村一直因拥有广阔空间而被认为是生产和开发空间,在城市化、郊区化和都市区化的联合驱动下,农村的全域生产空间逐渐转换成为城市的全域消费空间,而逐渐被大量非农业生产方式充斥,使得农业生产也受到资本的直接影响。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大国,粮食安全是重中之重,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下,在乡村功能日渐丰富的背景下,如何发挥有效农业生产空间的最大效益,仍是一个重要议题,因此,农业生产的资本化模式有哪些?空间结构是否有一定规律?一直是作者思考的问题。
我们发现“空间的生产”和“资本循环”理论可以较好的阐释资本作用于农业生产的过程,发现农业生产实质上是人类改变物质资料在物理空间中的分配和结合方式以满足人的特定生活需求的过程,而资本作为一种社会关系不断渗透到空间生产过程中,使农业生产方式按照资本的需求进行。现有农业生产效率提升和作用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多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进行分别探讨,少有较少探讨两者的共同作用,鲜有将资本从社会关系视角去解剖;而关注农业多功能的研究则更多讨论农业生产的外部性,将农业生产功能与其他非农生产功能一起构建农业多功能分类体系,少有解构农业生产空间、识别细分功能的系统性研究。恰好有幸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村镇综合效能评估和整体功能提升关键技术(2018YFD1100803)中村镇职能类型的相关研究工作,使得有契机从村庄农业生产空间切入,探讨其资本化作用模式,挖掘农业生产细分功能。
研究思路
研究援用“空间的生产”、资本“三重循环”理论,首先从理论层面提出“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的系统性逻辑表达,建构出农业空间生产的资本作用逻辑过程,认为农业生产空间资本化过程可理解为资本通过农业生产行为,作用于农业生产空间,实现资本空间化,空间化后的资本对生产条件进行再生产,最终实现生产空间的资本化(图1)。显性结果可以表征为农作物种植结构;隐性结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资本化度,即农业资本自身的价值增值,可用单位面积农业产值来表征,二是农业生产空间的价值增值,即产生级差地租II。并从资本的本质出发,解构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主要表现出三大特征,即投入集约化、空间生产集中化、组织过程专业化(图2)。
图1 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作用逻辑过程图
图2 农业空间生产资本三重循环过程及特征示意图
以农业大省的山东省泰安市为案例地,以行政村为研究单元,验证其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特征;遵循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作用逻辑过程,从作用力、作用方式、载体特性、作用结果等四个维度出发,构建作用因素指标体系,系统聚类得到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的作用模式,并分析其空间分异特征。
图3 泰安市区位及地形结构图
结果与发现
对泰安市2000年至今的农业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其农业空间生产行为完全表现出空间生产资本化的三重特征,首先资本投入集约化特征明显,基础资本和部分增值资本投入已达峰值,开始向新技术或组织新模式方面转移,整体呈现由第一重经第二重向第三重循环转移的态势。其次,空间生产集中化特征明显,主要表现在为实现资本的集约规模化投入,空间相邻农业生产单元的种植结构类型渐次趋同,使得土地资本投入地理集中、地域产业分工现象渐次出现,出现了农作物种植类型、农业生产空间载体、增值资本等呈现区域集中特征,以及资本投入开始沿产业链拓展,向生产环节集中态势。最后,组织过程专业化特征明显,以生产合作组织为代表的组织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以专业村镇为代表的生产专业化水平也不断提升。
图4 泰安市专业村、特色优势产业空间分布
从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作用逻辑过程出发,聚类发现泰安市农业生产空间资本化综合作用模式有四种,分别为近郊低山低资本利基模式、近郊平原高资本生产主义模式、远郊低山低资本传统农业生产模式、远郊山区高资本特色多种经营模式。
图5 泰安市各类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模式空间分布图
泰安市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模式表现出明显的空间规律性,以中心城区为起点,圈层式向外围拓展,资本化程度和三重特征都呈现出“弱-强-渐弱”的非对称倒“U”型格局。
图6 泰安市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模式空间分布结构图
后续讨论
通过泰安市案例分析,发现农业生产具有空间生产资本化的三重特征、四类综合作用模式和空间圈层结构特性,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空间的生产”和资本“三重循环”理论在农业生产研究中可应用性。我国农村发展已进入多功能阶段,农业生产已经脱离仅靠自然条件的生产阶段,分类指导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优化空间利用方式时,应在充分尊重自然条件空间分布的基础上,重视资本的作用,提升农业空间生产的集约化、集中化和专业化程度,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为农村各项功能有机高效融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原文引用:杨雪春,王茂军,宁志中,等.山东省泰安市农业空间生产资本化特征及模式研究[J].人文地理, 2021,36(6):117-124.DOI:10.13959/j.issn.1003-2398. 2021.06.013. [Yang Xuechun, Wang Maojun, Ning Zhizhong,et al. Research on the capit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modes of agricultural space production in Tai'an[J]. Human Geography, 2021, 36(6):117-124. DOI:10.13959/j.issn. 1003-2398.2021.06.013.]
在线投稿:http://rwdl.xisu.edu.cn
Email:rwdl@xisu.edu.cn
联系电话:029-85319374